现代分子生物学 思维导图 — RNA 的复制之转录需要的酶。
- 转录需要的酶
- RNA 聚合酶
- 以 DNA 为模板
- 5’-3’ 连续合成
- 需要 Mg2+ 或 Mn2+
- 缺乏外切酶活性,没有校正功能
- 不需要引物
- 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
- RNA 聚合酶各个亚基的功能
- β 亚基:由 rpoB 编码,结合底物 (NTP 及新生 RNA 链), 进行聚合作用。
- β′亚基:由 rpoC 编码,可能与模板结合。
- α 亚基:由 rpoA 编码,可能参与全酶的 组装及全酶识别启动子,还参与 RNA 聚 合酶与一些调控因子间的作用。
- ω 亚基:约 10KD, 作为核心酶,具体功 能不清楚。
- σ 亚基 / 因子:使全酶识别启动子并与之 结合,也看作一种辅助因子。
- σ 亚基 (σ factor) 的功能是帮助核心酶 识别启动子,它不是 RNA 链延伸必需的。
- σ 因子可重复使用。
- 转录泡 (Transcription bubble) 是由 RNA 聚合酶核心酶、DNA 模板链以及转录形成的 RNA 新链三者结合形成的转录复合物。
- 转录泡能够沿模板链 3’→5’方向移动,速度约为 20~50nt 每秒,位于 RNA 聚合酶前端的 DNA 双链不断解旋,而后端转录过的 DNA 单链又恢复双螺旋结构。
- 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
- 真核生物中已发现有 4 种 RNA 聚合酶(它们专一地转录不同的基。)
- RNA 聚合酶 I(RNA pol I)
- RNA 聚合酶 II(RNA pol II)
- RNA 聚合酶 III(RNA pol III)
- 线粒体 RNA 聚合酶(类似于原核生物的 RNA pol)
- 转录因子(TF)
- ・能直接、间接辨认和结合转录上游区段 DNA (顺式作用元件) 的蛋白质,现已发现数百种,统称为反式作用因子 (trans-acting factors)。
- ・反式作用因子中,直接或间接结合 RNA 聚合酶 的,则称为转录因子 (transcriptional factors, TF), 是真核基因转录所必需的蛋白质因子。
- ・原核生物 RNA pol 不需要其他蛋白质因子参与 就能起始转录反应,而真核生物 RNA pol 需要一 定的蛋白质才能起动转录反应。
- 转录因子的类型
- 通用的转录因子 (普遍性转录因子)
- 结合于启动子核心序列
- TFIIA、TFIIB、TFIID、TFIIE、TFIIIA、TFIIIB、TFIIIC
- 基因特异性转录因子
- 结合于上游调控区 UPE 和增强子区
- SP1、CTF、Ap-1、Ap-2、Oct-2、CREB
Gitalk 加载中 ...